大悲咒全文网
大悲咒全文网
山西小院 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实录 妙法莲华经感应 六字大明咒感应 药师经感应
主页/ 金刚经感应/ 文章正文

诵《金刚经》,十七年抑郁症不治而愈!

导读:从记事起,我就是一个很内向的小孩,当别的孩子欢愉嬉戏时,我却常独处一隅,形影相吊,多思、敏感而悲观的特质,与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如此格格不入。十七岁那年我更是变本加利地得上了抑郁症。现在分析起来主要因为有几个诱因:一是自责心理,平时成绩优秀的自己中考失利,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,我却不允许自己失败,难以饶恕自己,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;二是孤独心理,离家住校,日夜处于集体环境中,我不擅处理人际关系...
  从记事起,我就是一个很内向的小孩,当别的孩子欢愉嬉戏时,我却常独处一隅,形影相吊,多思、敏感而悲观的特质,与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如此格格不入。十七岁那年我更是变本加利地得上了抑郁症。现在分析起来主要因为有几个诱因:一是自责心理,平时成绩优秀的自己中考失利,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,我却不允许自己失败,难以饶恕自己,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;二是孤独心理,离家住校,日夜处于集体环境中,我不擅处理人际关系的劣势更加突出,心情也更加不畅,好象被全世界孤立了;三是自卑心理,青春期发胖,这种正常现象却被苛刻的我无限放大,如临大敌,从而疯狂节食导致厌食症,从而诱发了抑郁症。
  总之,如果说十七岁前我生命的天空是多云间阴,十七岁开始就彻底下起了雨(有首歌就叫十七的雨季,很符合我,呵呵)。就是从十七岁那年开始,抑郁症和我既偶然又必然的相遇了,我的眼中失去了色彩,我的心情落落寡欢,无数个夜晚我彻夜难眠、暗自饮泣,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、多余的人、无能的人,什么也做不成,什么也做不好,我因达不到心中的完美而讨厌自己,憎恨自己、甚至觉得自己是个罪人,没有活着的必要。“世界很少有一种病能让人觉得活不下去,除了抑郁症。”记得有一本书上这么写。我就是这样,年纪轻轻就已感到了无生趣,找不到生命的意义,只是为了进孝的责任苟活于世,但内心早已千疮百孔、度日如年。性格因素导致我有事只会自己憋着,不爱宣泄,不爱求助于别人,即使对于父母至亲也是如此,从而致使病情未得根治。
  在此后漫长的十七年,经历了升学、工作、创业、破产、结婚、离异、丧失亲人等种种人生坎坷,抑郁仿佛成了我最忠实的朋友,始终与我或远或近,却从未真正离我而去。虽然也有拼搏奋进、欢欣鼓舞的华彩乐章,但更多的还是抑郁,这个贯穿我黄金时代的主旋律。同时与抑郁症并发的除了最初几年的厌食症之外,还有随后十多年的暴食症。由于工作后有很长的独居时间,我平均几天就暴食暴吐一次,有时甚至吐得出了血还停不下来。也曾独自一人默默努力,尝试了一些办法:吃药、锻炼、看书、心理咨询,却均以无效告终。我更加失望了。虽然经历过外伤、疾病、手术等身体上的折磨,但我认为更可怕的还是抑郁症,那种感觉就象置身冬日长夜的荒郊,孤独寒冷,无边无际、无依无靠、只有内心的痛苦弥漫整个世界。难道我的人生就只能这样了?很多现代医学不是说抑郁是心理癌症,难以根治吗?不是还说抑郁症发作三次以上,就需要进行终身治疗吗?我无数次地在失望和沮丧中挣扎徘徊。
  也许是我的佛缘到了,就在这时,我在网上看到了读诵金刚经治好多种身体和心理疾病的例子(感谢网友们的现身说法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)。几十年唯物主义思想基础的我,自认思想已经定型,本来对一切宗教都敬而远之,更认为念经持咒是和尚才干的事。实在是抑郁症太痛苦了,成功的例子、信佛人不妄语的保证,都深深地打动了我。我象在黑夜中,看到一丝曙光,燃起了希望和信心。而且金刚经超越了一切宗教性,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的介绍也令我好奇,真有那么神奇吗?我决定一试。也许我的命运也可以就此改变!
  我决定上网搜索金刚经全文,然后抄写下来读诵。就在我刚开始抄写的那天晚上,就发生了神奇的事,写到一半我的手中的钢笔不出水了,去拿放在书柜里的墨水,刚打开书柜,赫然看墨水瓶后面一本黄色封面的书很陌生,随手抽出来一看,上面赫然几个大字《金刚经》。这个书柜与我朝夕相伴,里面的书我都了如指掌,怎么突然多了这么一本?而且不早不迟刚好在我发心持诵金刚经时出现?几年前我游览过寺庙,是那时无意中带回的吗?不记得有这事,而且以前怎么没有留意过?就在我在烦恼大海上漂泊许久,已精疲力竭、寻求救助的时候,佛法也象一艘大船一样也驶向了我。我和我生命中第一部佛经—《金刚经》就这样相遇了。
  后来我常常想,这次偶遇,多么有寓意啊!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只是被无明和愚痴覆盖,不得显现。就象这本《金刚经》,已不知在我的书柜沉睡了多少个日月,只是我自己却一无所知,还在攀缘外求。何期自性?本自具足。找出埋藏在心底、我们本就具有的佛性,找出本就属于我们的金刚智慧,不就可以断除一切烦恼和疾病吗?
  在我持诵金刚经的过程中,又出现了多次奇妙的感应事件,如读诵时闻到檀香的气味、听到有和尚敲木鱼诵经的声音、梦中飞升到空中、见到巨大的佛像、已过世的亲人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梦中请我读经、几天后又与我告别……果然是人有诚心、佛有感应呀!很多很多,以往几十年中从未发生、甚至从未想过的神奇感应接连发生,亲身的感受让我难以形容,使我惊讶而又倍受鼓舞。在学习过程中,我又了解到,正信的佛教是明心见性的修行,感应是修行的副产品,对于感应,不应贪著,使我的信心更加坚定,态度也更加理智。
  金刚经成了我的人生至宝,我天天虔诚读诵,每天少则三遍、多则六遍、九遍、甚至十余遍。同时我买了很多讲解金刚经的书籍深入研究、又在上网找了很多关于金刚经讲座的视频来听,又抄写了经文很多遍,不久就能熟练的背诵全文。这下就更方便了,坐车、走路都可以利用十几分钟背诵或默念一遍,大大提高了效率。越读越学金刚经、我越赞叹佛的思想浩瀚精深、佛的精神伟大慈悲、佛的境界不可思议!以前一篇佛经都没读过的我误认为信佛的人很可笑,其实我自己才是真正的可笑可悲,象《地藏经》所说的,轻法慢教者,永处恶道。
  我未接触佛法、学习佛法之前,心中没有正知正见,执着于自己的感情感受,认为自己感觉到就是对的,自作自受、造作了自己心灵的地狱,又能怨的了谁呢?金刚经中“灭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灭度者”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,“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”的无私情怀,“无所住而生其心”洒脱的人生态度,“法尚应舍、何况非法”灵活的处世方法等,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,震撼着我,“若人受持、读诵则为如来”则给我莫大的自信,在我照着这本经做的时候、当我读这本经的时候,我的心就与佛在一起,我的自性就是如来,我可以创造奇迹、实现一切不可能。那我有还什么理由自卑自怜,自暴自弃呢?
  《金刚经》中的字字句句都蕴涵着丰富哲理和智慧,我觉得连思维这部经时发出的脑电波、感受这部经时发出的心电波,和读诵时发出的声波都有一种巨大而神秘的力量,清理和洗涤着我心灵明镜的尘垢。每读一次,我都感到无比舒畅,心灵更加澄清、明澈,头脑更加理智、客观、在佛法无所不在的伟大力量加持下、在金刚经无坚不催的最高智慧洗礼下,我的抑郁症象厚厚的积雪遇到炎炎烈日,很快就融化了。
  坚持读诵《金刚经》几个月,我就基本没有了抑郁的症状,期间遇到挫折虽有过短暂的反复,但很快就回到了正轨。不久后就彻底治愈了历时十七年的抑郁症,所有的症状、所有的悲观心态和负面思维的习惯几乎全部消失了!而期间我并没有吃过一粒药,看过一次医生!
  从读《金刚经》见奇效后,我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广泛学习的热情,又再接再励,开始研读《法华经》、《地藏经》、《涅盘经》等佛门经典,每一部都让我爱不释手、受益无穷。在对佛法的深入了解中,我象得到了新生,从小我升华到大我、从小爱升华到大爱。不再是一个茫然的人、自卑的人、被命运左右的人,我找到了我的信仰、找到我的力量源泉和永远恒定的安全感。如今我每天的业余时间专修和兼修相结合,除了雷打不动地坚持《金刚经》定课,就是对其他经典的学习和领悟,对以消遣为目的书刊、电视、娱乐活动彻底失去了兴趣,更不会再沉浸在抑郁情绪中。
  我在浩瀚的佛法知识的大海中遨游,在工作生活中验证着佛法精神的伟大,心情充实、平静、愉悦,心态自信而包容,处理问题得心应手。因为学佛开发了智慧,拓展了心胸,我思维敏捷、充满灵感,人际关系更加和谐,还有如神助地完成了多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对世界也充满了感恩,对以前看不惯的人和事也充满了悲悯之情,我甚至感恩抑郁症这位已离我远去的老朋友和十七年的抑郁经历,因为这一切从反面教育了我,丰富了我的人生积淀,也使我的心智得到历练,使我更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,使我更坚强、更有勇气面对未来。同时我的这一段经历也我使能够更好地从心理上理解别人、帮助别人。
 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,物质文明的成果日新月异、科技突飞猛进,多少的思想、理论、技术、产品、手段被淘汰,被丢弃,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。佛法为什么能流传几千年,历久不衰?因为这就是宇宙人生的至高真理,而真理总是颠扑不破的啊!就连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都不得不承认: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,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,这就是佛教。谁又能说佛教是迷信呢?只是佛法中包含了已知和未知的科学,其中的未知部分受现代现科技水平的限制,尚不能了解和验证罢了。
  我发心希望能更好地宏扬

\

佛法精神、更多地帮助得了抑郁症和处于抑郁情绪的人走出来,使他们树立正知正见,不再承受我曾承受过的痛苦。因为抑郁本来就并不可怕,即使像我这样多年的抑郁也可以很快痊愈。佛是大医王,包治百病。相信佛法、学习佛法、运用佛法就可以做到无往而不胜!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